心理引言:郑薇说,人生真是讽刺,我们最终都要成为我们曾经讨厌的那种人。这让我想起歌德笔下的《浮士德》。这部著作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原因在于它简洁明白地阐述了几百年来的古老问题:我们如何从“阴影”里解脱出来,是宁愿冒着被世界抛弃的危险还是选择被世人接受的权宜之计?无论是哪种方法,我们都离曾经的自己越来越远了。 ——心灵咖啡网
在进入职场后的第一个镜头,郑薇严厉批评下属做事不认真。时光回到几年前,那个朦胧的自习室,陈孝正把作业本摔到郑薇面前,指责她的不认真,郑薇不以为然地回答“哦,可能算错了吧。”
曾经,陈孝正最厌恶别人抽烟;曾经,他在花园里坐下都要用书垫着屁股。可后来,他学会了抽烟,他一身白裤也毫不犹豫地坐在了脏兮兮的台阶上。
还是郑薇说得对,“人生真是讽刺,我们最终都要成为我们曾经讨厌的那种人。”
人与人的交往就是影响力与影响力的较量,不是你影响我就是我影响你。看看,是不是他们改变了你?
■ 同事
曾几何时,你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剧本里的尔虞我诈你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明白。你单纯地认为只要一心向善,就一定会好人好报。至于受了什么委屈,遭到了什么陷害,你都默默地承受了。你不想向任何人解释什么,并不是怕越描越黑,而是你生来就是一副和善的性格,你天真地认为只要安守本分,就不用理会其他人了。可如今,如今你已是职场上勾心斗角的行家里手。
■ 家人
曾几何时,爱情是你衡量生活品质的标准。那些到适婚年龄、却仍孑然一身的人,固然令你恻然,但内心深处,你对她们更有几许欣慰和钦佩。你知道,她们尚无归属,是源自内心的坚持——她们希望能找到从事业成就、素养品行等各方面为她们所认同、欣赏和遵从的理想伴侣。为此,你特看不上为了结婚而结婚的人。可临了,临了在父母的催逼下,睡在你身边的是个你都嚼着陌生的人。
■ 伴侣
“我真不敢相信他会背叛我!我这么信任他,把很多事情都告诉他,我一度以为我们可以就这样一直顺顺地走下去──直到我在她家的阳台,看到他内裤的那天……”曾几何时,你是那么地憎恨感情不忠,为此,可以毅然决然割舍经营了多年的婚姻。可结果,结果你也开始频频和老公之外的男人私会了。
……
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都成了自己曾经恨之入骨的人了呢?我们不得不求助于荣格的“阴影”理论,或许,从中能找到些答案。
今晚跟M姑娘吃饭,说着说着就聊到工作,她说,觉得自己现在已成为了当初自己最讨厌的那一类人了。几年前,我们才刚大学毕业,她有幸进入了日资企业,办公地点就在天河区林和西那地标性的大厦里,那时候她满腔热情满怀斗志。每天早起上班坐三号线地铁,看着身边西装革履的小白领们在地铁一进站就变得毫无形象地往前推涌,觉得是他们真是在闹天大的笑话,到站时看着人们蜂涌着争跑冲向电梯出口,内心里总会鄙视上好一阵“赶着去投胎咩”。M姑娘说,现在的自己已然变成了这些人里的一员,每天上下班挤地铁能非常灵活地见缝插针,只要能最快地赶上班车,已然管不了“素质”“形象”为何物。
M姑娘还说,觉得自己已不再是曾经那个充满斗志的人了,那些拼劲,那些理想,那些热情都找不到了,只有惰性日趋滋长。是呀,我也很怀念当初那个非常努力的M姑娘,她可以一边学**一边兼职,可以一边拿国家奖学金一边还打着好几份工,可以为省两块钱车费花一个多小时从工作的地方走回学校,她还可以在考报关员证失败率98%的当时顺利地一次性通过,班里拿下剑桥商务英语中级的两三人之中她也是其中之一。
这么一个姑娘,她说她现在已经失去了所有的行动力,甚至每天叫她走上一段小远路都觉得是难以完成的事。她还在父母的压力下屈服了,实践了“要在男方在广州买到房才能领证结婚”这当初自己都鄙视的做法,现在她已是一个标准的房奴。
突然觉得很难过,回顾往昔,我们每个人确实都在变。在这个叫做社会的大染缸里,仿佛有一条看不到的轨迹,无论我们如何选择岔路,大多数人最终都会走到这条轨迹上,逃都逃不掉。
我们总是在裂缝中求生存,挫折中找平衡, 在不安中图安稳。我们总是在酒醉后清醒,却又在清醒后空虚。我们总想去远方看看,却又深知父母在不远游的道理。我们总是把最爱的人埋在心底,却又对陌生人说爱你。我们仇视不公平,但还是不时的托人找关系。我们常常遇到不愿意干的事情,但又不得不表现得满心欢喜。时间不吭一声就把我们变的口是心非,变得左右逢源。在左右矛盾的时光里,我们最终都变成那个最不喜欢的自己。
我们没演技,却热衷于演戏。我们还年轻,却已经满目疮痍。我们把麻木当深沉,把油滑当智慧,把怯懦当稳健,把事故当成熟。最终我们把受十几年教育建立起来正确的人生观改得面目全非,我们还沾沾自喜,自以为长本事了,其实我们早已忘记最初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早就告诉我们,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可惜我们学得太早,懂得太晚。
刚毕业的时候,我们是个愤青,看什么都不顺眼。讨厌职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虚情假意。我们觉得领导只会溜须拍马,就会弄个PPT吹牛逼,翻来覆去三个词:cooperation,efficiency,passion。多大点事儿也发个邮件,一张嘴就像英汉字典一样自由切换。几年过去了,我们从一块生铁也变成了公司这个大机器上运转的一颗螺丝,不符合规格的螺丝,都成为废品淘汰了。每个游戏都有它的游戏规则,职场的游戏规则就是我们要学会少说多看,学会阿谀奉承、学会察言观色,学会跟身边的人看起来同一条流水线上的产品。当我们学会并且**惯了这一切,才算得上合格,才会有更大的升职空间。当然,这时候,我们早已经成了自己当初所讨厌的人。
上学的时候,我们的爱情观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什么花前柳下细雨微风,什么你织布来我耕田,你倒水来我浇园;不说希腊巴黎爱琴海,也得是丽江乌镇鼓浪屿。最鄙视的就是社会上鼓吹的爱情观,什么**情结,什么月薪两万,什么门当户对,什么腰缠万贯。与其说那是爱情,不如说是一场交易。我们下定决心要坚持住自己的爱情观,信守住自己吹牛许下的诺言。可是爱情不是过家家,社会太残酷,当我们为了生活和租房发愁时,当我们看到别人家的媳妇穿着貂绒皮草,而自己却只能穿一件市场上淘来的大棉袄时,当别人家开车拉着女朋友出去郊游,而我们却只能坐在家里看电视时,我们屈服了。
到底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我不得而知。
有一个要好的姑娘,跟我一样信仰基督,我们曾信誓旦旦地说过,谈恋爱结婚一定要找个跟自己有相同信仰的人。可是如今,当初那个虔诚得让我忍不住有点崇拜的姑娘,突然就找了一个还没有信仰的男朋友。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觉得非常惊讶,同时也非常失落,以及,难过。我一直以为,我们是多么要好的朋友啊,我们也曾说过谈恋爱了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对方,要带给对方先帮忙过目,可是最终的最终,我却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在别人不小心说漏嘴时才得知,而且发现身边其它的朋友都已经知道这个消息,好像就只有我一个人还蒙在鼓里。那一刻真的觉得很失落,很孤独,一种朝夕相处却不被信任的失落,一种你天真地信守承诺别人却只当玩笑不放在心上的失落,一条路一起走着走着突然就只剩下你一个人走的孤独。
毕业五年将至,身边的同学间渐渐显现出差距来了。朋友圈里是越来越难以辨认的头像,分享的信息是离自己的生活越来越遥远的影像。当初马虎的女孩变成了严谨的女人,曾经最厌恶别人抽烟的男孩学会了抽烟,当初自尊心强大的女汉子懂得了故作失忆,那个一直热烈地追求真爱的姑娘最后在转身回跑时生命嘎然而止,那个心高气傲的小伙最后也选择了将就。王菲有一句歌词“时间是怎么样爬过了我皮肤,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是的,我们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这个样子,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唯一遗憾的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要为生活作出这样那样的妥协,最终都要成为我们曾经讨厌的那种人。
几个月前老板表示要出资送我去学一个专业上的课程,前提是我必须跟公司签订一个协议,答应学成归来后必须留在公司两年内不得离职。从这个提议提出到现在,他算是给了我足够多的时间去考虑,而我还是选择了拒绝。其实从一开始我就决定给他这个答案。这个专业课程本身是非常有益的,能够学成归来对自身在专业上的发展将会有非常大的帮助,目前在很多公司也都是管理层或者专业技术层的人才有机会去学,毕竟投资的花费不低。而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拒绝,老板都觉得我有点不知好歹。我的想法是,两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如果选择去学以后可以专业技术上有质的飞越,但我也不知道学成后的这两年时间里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我不希望把自己限定在单一的可能性里,不希望把自己固死在一个领域,当发生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也不得脱身。
老板说我骨子里有一种傲气,这种傲气一方面来源于我对自己知识与技能的自信,这个是好的,他说我也有这个资本去傲,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我内心深处的小清高,他说我有时候太有自己的想法并太能坚持己见(我猜想他就想说我有时候顽固吧),他说,就是这种傲使我在很多时候面对一些情况不是那么容易屈服。这是目前为止我听到的为数不多的非常中肯且精准的评判。这种性格有利有弊,我只能尽量让自己做到既不委曲求全,也不好高骛远,仅此而已。
也许,我们都必须经历这个年代的迷茫和不安,才能褪去浮躁,不被生活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会那么快就成为自己不想成为的人。
本文共 3383 个字数,平均阅读时长 ≈ 9分钟
评论 (0)